最近,分红险逐渐回归主流之后,很多人都处在观望的态度。
毕竟分红不确定这一点,始终是大家最大的顾虑。
过往也有不少粉丝朋友会留言,担心近几年大环境不好,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会不会受到影响?这样分红收益会不会变少呢?
那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些话题:
这几年的投资环境不景气,相信大家也有目共睹,银行存款、国债等无风险投资,利率一降再降,有些银行甚至连大额存单都不卖了。
想追求高点的收益,选择股票、基金等需自负盈亏的投资方式,风险也变得更大。
这样的大环境下,进可攻退可守的分红险就成为很多人的避险方向。
但别忘了,保险公司同样也会投资股票、基金、存款等资产,难道它就不会受到影响吗?
我们也查看了近2年各保险公司的投资年化收益率:
(来源:《中国寿险业利差损风险分析》)
能看到,这2年有分红险业务的人身险公司投资收益在逐年下降。
看来大环境不好,保险公司赚钱也难。
那买了分红险,假如保险公司投资亏钱了,还会有分红吗?
大家都知道,分红险的收益由保底+分红组成,保底这部分钱能确保100%拿到手,至于分红能拿到多少,就得看保险公司投资赚了多少钱。
先来了解保险公司赚到钱的情况下,会分多少给我们呢?
这一点《分红保险精算规定》第十六条里也有规定:
(来源:《分红保险精算规定》)
也就是说,只要保险公司投资赚了钱,就必须得给我们分红,也不能故意少分,最低得分可分配盈余的70%。
不过,今年3月财联社有消息传出,监管为了降低金融风险,限定了少部分险企的分红收益最高不能超3.1%。
虽然两项规定有些矛盾,但正式规定的效力肯定更高,也就是以《分红保险精算规定》为准。
如果保险公司的整体负债成本在合理范围内,当产品投资效益好时,大概率就不会限制分红水平了。
那万一保险公司投资亏钱了,我们还会有分红吗?
首先,我们得清楚,分红险的账户是独立核算的,它的收益不会和保险公司其他业务混在一起,即便保险公司其他业务出现亏损,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分红收益。
分红险账户里的钱,会拿来投资各类资产,投资范围也比较广。
不过整体投资策略偏保守,一般以低风险类资产为主,比如债券等,而权益类资产会有固定比例限制,这样就算投资的高收益产品有亏损了,也不会一下大起大落。
其次,分红险,还有一个很独特的机制——投资平滑机制。
简单点说,就是保险公司会在投资收益特别好的年份,把其中的一部分收益盈余存起来,放在一个“分红特别储备”的账户里面。
至于赚钱的时候,保险公司该拿多少盈余放到分红特别储备账户里,也会经过外部审计机构审核。
如果以后出现投资收益不好的情况,就会把之前存起来的钱拿出来当分红。
这样就算保险公司投资失利了,我们还可能有钱拿,每年的分红收益波动会小很多。
低利率时代,分红险相比固收的增额寿来说,更吃香了。
不过,它的分红收益始终还是不确定的,能不能拿?能拿多少?都是未知数,所以依旧还有不少朋友会有所担忧。
其实想看保险公司的分红水平如何,除了可以参考上面提到的保司投资能力外,分红实现率就是一个很直接的指标。
2023年6月30日开始,国家监管就要求保险公司每年都得披露分红实现率,相比以往现在分红更透明了。
这些分红数据在保险公司官网“公开信息披露”里都能查到,以横琴人寿为例:
(来源:横琴人寿官网)
现在分红信息公开了,保险公司一旦出现0分红,就相当尴尬了,毕竟过往分红实现率都这么低,谁还敢买呢?
这也无形地倒逼保险公司,为了有“回头客”,也会积极做好经营、努力去实现分红。
下面我们也整理了2023年各大保险公司目前公开的分红实现率情况:
可以看到,在我们统计的保险公司中,有半数都能做到旗下所有产品实现100%或更高的预期分红收益,所以大家也不用过分担忧。
为了方便大家对比,我们也整理了3款综合表现不错的产品,一起来看看:
这三家公司近3年的综合投资收益率都在2%~5%之间,近一年的分红实现率基本在100%及以上。
虽然过去不代表未来,但也能看出这3家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都不错,未来实现演示分红的概率会高一些。
那这3款产品怎么选呢?可以参考以下挑选建议:
追求高收益,可以考虑京福宏裕终身寿险(分红型),综合保底收益和分红收益来看,它的表现最好,加上演示分红后,60岁时IRR可达3.59%。
福满佳终身寿险(分红型)的收益也不错,且为大公司出品,可选的交费年限也较多,但起投门槛略高,趸交要10万起。
目前预算不多,也可以考虑悦享盈佳(分红型),虽然收益没前两款高,但5000元即可起投,门槛更低。
在这个时代,想要获得无风险的利率,越来越难。
无论是银行存款、国债,还是这几年爆火的固收类增额寿,这些无风险利率都在逐渐降低。
而分红险,采用保底加浮动收益的模式,于保险公司或我们而言,也算是一个较好的折中方案。
要是看完之后还很纠结,不知道怎么选,或想测算不同产品、不同交费方案的收益,可以点击下方卡片,预约专业的规划师来协助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