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人的医疗费,得从医生的工资里扣。听说了这事没?
这医生是不有点惨,辛辛苦苦治病救人,还要扣工资~
这要是被扣的次数多了,医生还能全心全力救死扶伤不?
话说医生自己贴补超标医疗费这事,是因为医保改革开始用 DRG(疾病诊断相关分组)付费。
简单来说就是给疾病分类分组。
然后给每一组定个一口价,跟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样。
比方说医保给急性阑尾炎出 1 万块。
要是实际治疗阑尾炎只花了 7 千,那 3 千就算医院挣的;
要是实际治疗花了 1.2 万,那 2 千就是医院亏的,要医院自己负担。
当然医院可能就要医生来买单了,就像开头那位医生一样。
难怪有医生自嘲自己是兼职会计。
这账要是算不过来,一不小心单子开多了,是要倒贴钱干活的。
搞这个 DRG 付费,我理解的出发点是为了让老百姓看病更透明化,杜绝乱开检查、乱开药的现象。
毕竟价格不可能随便定,肯定要根据过往的经验,制定一个标准。
这样呢,老百姓看病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无底洞。
假如说阑尾手术是一口价 1 万,咱就不用担心要花 1 万 5,不用惧怕未知的医疗账单。
还有就是这样搞,医保局也能省点钱。
比如小儿肺炎住院治疗,之前医保可能得花出去 1 万 5。
但现在医保就给报 8 千,那么医院就得想办法用 8 千块把病治好。
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不改革的话,医保支出只会越来越多,医保大池子里的钱也难以支撑。
搞这个 DRG 付费,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好是坏呢?
一方面不用担心医院为了盈利而过度治疗,是件好事;
但另一方面也会有其它担心:
医院怕亏钱,会不会疑难杂症不好分类定价的就不收了;
会不会为了控制成本,药品器材就都选便宜的了;
会不会因为怕超支,一些病症就被忽略不做处理了;
......
听说女性容易长的子宫肌瘤,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剔除,前几年开始流行创面小、恢复快的微创腹腔镜手术。
这两种方式中,腹腔镜手术的成本要贵几千块。
DRG 后,为了节约成本,多数医院又选择了传统的开腹手术。
谁让 DRG 是一种病一个价,而不是一种治疗方式一个价呢 。
DRG 付费模式预计在 2024 - 2025 年要做到全国覆盖,要看病住院的,都有机会体验这项改革。
有网友说,有的医院用 DRG 之后,出院结账的时候不给具体用药的对账单了。大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,可以主动问他们要。
如果不想受 DRG 约束,那就只能看病不走医保,想用什么药、用什么治疗方式不受医保成本制约。
这种情况的话,可以考虑在买医疗险的时候选择“无社保版”。
只是通常会比选择“有社保”更贵。
不过也听说有个别地方的自费医疗也受 DRG 限制,比如福建。
你们那里是什么情况?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咨询了解。